首页
  • 06
    17/Jun
    分享文章编号: 16552
    李教授人才管理漫谈

    精准识人方做强

    俗话说:“蜀中无大将,廖化做先锋”,让人感觉三国时蜀国人才的匮乏,只能矬子里面拔将军。借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句名言“人人是人才”,人才也许就在组织内部和领导者身边。但如何“慧眼识英雄”还真是一门大学问。所谓精准识人,就是组织积极寻觅和发现组织内部和外部的人才,并尽可能创造组织内部人才脱颖而出、外部人才追随的氛围,利用各种主客观方法和工具,让人才不断现身,为组织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。

     

    历史上的诸葛孔明号称智慧的化身,但谈到精准识人还真不敢恭维。先有用马谡而失街亭,再有因成见不肯重用魏延,不仅不采纳其奇袭魏国的好建议,而且临咽气也不放魏延一马而设计诛之,导致一代名将凋零、蜀国高级人才更为紧缺的局面。还好他发现并重点培养了名将姜维,勉为其难维持了一段三国鼎立的局面,但终究抵不过人才济济的魏国而最后崩盘。

     

    吴主孙权在精准识人和用人方面确实比诸葛亮强太多,他注重发现、提携和重用人才,并屡屡在危难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周瑜赢得赤壁之战、吕蒙拿下荆州宝地、陆逊击退蜀国进犯等,表面看起来是这三位将领取得了一场场胜利,实则是孙权精准识人和用人的胜利,是孙权给他们以充分的信任与支持,使得他们释放出惊人的潜能和力量,实现了组织与个人的双赢,取得较为圆满的结果。

     

    另外,历史上堪称识人高手的还有周文王识得姜子牙成就大业;刘邦识得张良、萧何、韩信而得天下;鲍叔牙识得并推荐管仲而助齐桓公成就霸业;汉武帝识得卫青、霍去病而大败匈奴,等等。这些识人高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:不分远近、亲疏、贵贱;求才若渴;慧眼识才;大胆任用;全力支持;赏罚严明;胸怀宽广。

     

    俗话说:“能受天磨真铁汉,不遭人妒是庸才”,“故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堆出于岸,流必湍之;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”祖先留下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,也同时揭示了人性的最大弱点就是嫉妒!我常想如果能引导人们往好的方向发展,不要“羡慕—嫉妒—恨”,而是“羡慕—欣赏—爱”,那该多好!但现实是残酷的、人性是现实的,太多的例子反证了嫉妒带来的危害和巨大损失!赵国李牧、宋代岳飞、明代袁崇焕、南北朝檀济道等名将之所以被冤杀,除了领导者昏庸无道,不能说没有嫉妒的成分在起作用。而精准识人就是要抑制和破除人性的弱点,超越自我,敢于突破墨守成规,宽容并发现真正的人才并为组织所用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而今,许多组织无法精准识人且为人才匮乏所困的原因大致如下:组织内部有人才却无视人才的存在;醉心于寻找“空降兵”而寒了组织内部人才的心;没有精准识别人才的主客观方法和工具;组织没有人才辈出和人才追随的机制和环境;领导者观念落后、人格底下,等等。因此,精准识人需要做好以下工作:

     

    首先,精准识人不仅要结合有效面试的情况,而且要利用相关精准测评,得到被看好人才的价值观、人格特质、人岗匹配度和核心能力素养等重要信息,对应相关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和任职资格体系,积极发现和识别人才。

     

    其次,精准识人需要加强人才脱颖而出和忠诚追随的环境和氛围,鼓励和奖励人才推荐成功者,塑造尊重人才、关爱人才的组织文化。

     

    再次,精准识人需要领导者不拘一格,破除陈旧观念,敢开先声,敢用新人,不唯学历和职称,不唯背景和出身,而是唯能力和贡献,唯匹配和效能。

     

    最后,精准识人不能抱着一蹴而就的想法,仅为图一时之快而搞运动、一刀切,而是要放眼未来,做好当下的识人工作。结合组织战略和业务发展,既要看人才当前的绩效,更要看人才未来的潜能,最终建立一个具有战略性的精准识别人才的长效机制。

     

    合不合,帮您精准识人

     

     

    想要了解更多合不合?

     

     

    作者:李中斌
    福建农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主任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兼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理事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实践研究会常务理事 、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理事会副会长 、福建省人力资源管理师协会副会长、福建省情商研究会副理事长、厦门市行为科学学会副会长

    2017/06/06 - 10:18
非会员即测即评
报表体验价,每份¥500
加入会员
报表种类更多
大量测评更划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