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力资源管理 / No.78332

作者:涂满章

4月,因为马云对996的讲话,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。这个发源于互联网公司的词,专门指公司的常态性加班:每天早上9点上班,晚上9点下班,一周工作6天。

 

关于996的对错是非之辩,网络上已汗牛充栋,如果没有看到的,也可重新搜索阅读,所以不多赘述了。

 

从资方角度而言,当然都希望员工每人都能“996”,因为一个完全靠市场竞争的企业,要实现生存和可持续发展,没有大家的拼搏精神和比常态上班更加多的辛勤付出,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
 

从劳方角度去看,不得不说,大部分员工上班的原因,仅仅是为了得到报酬而已,工作并不必然等于喜欢的事。也导致在不要太多付出也能保证自己生存的条件下,没人愿意为此付出太多自己的劳动。因为人性中本来就有“懒”的一面,加上江山是你老板或公家的,我为何要那么拼命的观念,对很多人而言,确实是8个小时的上班工作制都嫌太长了。

 

这就需要从中找到一种平衡,既要考虑到资方的需求,也要能顾及劳方的感受。如果单纯从资方的角度去要求劳方,或者从劳方的角度抨击资方的不是,我认为都不客观。资方说“加班是员工的福气”或者劳方指责资方是“剥削的资本家”,这些都是带着感性色彩,有失偏颇的一种心情宣泄,其实大可不必。要学会平衡两者的关系,生活不就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吗?

 

如何找到这种平衡?我想起著名跨国咨询公司翰威特一项调研建议:针对现代员工更想追求内在动机、成就感与个人价值,建议各类组织应重视三大做法,以优化工作条件,以此更能吸引、留住人才,并激励员工更有作为。

 


一 强制休假预防倦怠

 

据翰威特调查显示,2/3的受访者认为工作生活容易失衡,80%的人则说企业缺乏完善的员工福利,也较少给予心理层面上的建议。即使最认真、参与度最高的员工中,也有20%的人会喊累,如果没认清这点,一味强调“996”,反而会耗尽员工对工作的热情。即使真的倾向996,企业也应树立鼓励但不强制的态度。同时,辅以加点时间高薪、下班路费补贴或包车下班、餐点供应等。如果需要,还应提供心理辅导等必要辅助手段。对于一些工作压力过大且得不到缓解的员工,这种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。

 

如何改善,企业应主动提倡并给予“恢复时间”。

 

以谷歌为例,他们在2015年开始鼓励员工休假,但没太大作用,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大部分员工还是选择不休假。2016年,他们实施强制性休假制度,到了2017年,58%的员工一年请的年假平均超过15日,而且结果显示,适度休息的员工确实表现更好。

 

也因此,国外的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着手开始954;日本的微软公司也将在今年8月正式试行“上四休三制度”。

 


二 因应趋势给予培训聚会

 

数字化时代,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,只靠传统的旧知识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出局。因而,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,协助员工获得新技能,增强适应力。

 

例如,美国西南航空公司,就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个社交学习平台,员工可从中选择学习2500种技能,且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;或是请哈佛大学教授亲临企业授课。这么做,既有利于员工发展需要的经验和能力,某种程度上,也能用育才解决寻才的难题。

 


三 支持内部创业

 

不少新生代员工抱有创业梦想,如果企业能够因势利导在内部提供创业机会,将增加对年轻员工的吸引力、凝聚力和创造力。比如海尔的创客平台,只要员工自己有意愿有能力,企业都可投入资源,支持其内部创业。

 

翰威特所述的上面三个方面,如果企业能潜心做好,我想既能满足资方激励全员工作的热情,也同时照顾了劳方的心理和期许,是一种双赢的策略,值得借鉴。

 

立即扫描.注册会员

文章分類

TPES 人才赋能系统
2016 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